放映員故事 | 鄉(xiāng)村公益電影放映人——張永銀
2024-7-27
一張潔白無瑕的幕布,一臺放映機,幾排簡易的小板凳,這些簡單的元素交織成幾代中國人共同的露天電影記憶;厮葜辽鲜兰o九十年代,每當放映的消息在鄉(xiāng)間傳開,大家便如潮水般涌來,奔赴幾公里,只為那一場光影盛宴。放映員精心挑選場地,擺好放映機,瞬間,整個村莊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老老少少齊聚一堂,靜待電影開場。隨著銀幕亮起,全場陷入一片靜謐,只有放映機那輕微的沙沙聲與電影中人物的對白交織在一起,穿透了寧靜的夜空,飄向遠方。
時至今日,露天公益電影依舊在社區(qū)的每個角落、鄉(xiāng)村的廣闊天地間煥發(fā)著勃勃生機。張永銀,這位來自平?jīng)鍪徐o寧縣的放映員,用他對電影的無限熱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電影人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邂逅了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被放映機在夜色中閃爍的神奇光芒深深吸引,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甘肅飛天農村數(shù)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七年中,帶著放映設備到處跑,穿梭于鄉(xiāng)村的每一個角落,用喇叭傳遞著電影的喜訊,不辭辛勞地搭建銀幕。每一場放映,都是他對電影事業(yè)的執(zhí)著與堅守,每年超過200多場的放映,見證了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與奉獻。
張永銀深知,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更是文化傳播的橋梁。他始終秉持著“為群眾帶去文化娛樂”的信念,心系村民的喜怒哀樂。為了確保電影能夠及時送達每一個村莊,他總是提前到達放映點,細心清掃場地,利用各種資源擴大電影放映的信息覆蓋面,并及時更新電影公示欄。放映前,他還會進行觀影調查,向村民們介紹影片的時代背景與深刻內涵,引導他們更深入地理解電影的意義。在設備維護方面,張永銀更是一絲不茍,他利用一切閑暇時間檢查放映機的技術狀態(tài),確保每一次放映都能達到最佳效果。多年來,他的放映機從未因故障而停播過一場電影,這背后是他對工作的嚴謹態(tài)度和對技術的精湛掌握。
此外,張永銀還非常注重與觀眾的互動溝通。他耐心地解答觀眾的問題,引導他們正確觀影。在放映過程中,他時刻關注觀眾的需求與反饋,及時調整放映策略與影片類型,力求為村民們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便捷的觀影環(huán)境。這種良好的互動溝通不僅增強了群眾對他的信任感,也讓觀影活動更加和諧愉快。
公益電影放映不僅是一項文化惠民工程更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舉措。它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的高品質電影資源,在觀影中放松一整天勞作后的疲憊身心,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帶來的喜悅。張永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小電影,大民生”的深刻內涵,這個小小的放映機承載了他滿滿的為民情懷。
甘肅飛天農村數(shù)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
上篇:
下篇: